新质生产力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大国竞争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时间:2024年04月20日 11:44 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柳学信、曹成梓、孔晓旭 阅读: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大国竞争背景下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判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加速产业转型的新发展阶段,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动能,关系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以引领国际经济体系变革、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演化升级应该包含国际竞争、国家优势和企业发展三个层面整个生产范式的转变。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支撑,提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构建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微观载体——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二是中观治理——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三是宏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融入中国当前的发展战略中,从转变企业发展范式、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建设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改革路径,三条路径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共同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注入活力,使得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研究背景与学术进展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是在分析总结各国产业体系建设一般规律和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判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现阶段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谋划和布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加速产业转型的新发展阶段,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动能,关系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第一,传统生产力的不可持续性是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严峻挑战。基于工业化的传统发展范式是以物质财富生产和消费为中心的,伴随着高物质资源消耗、高碳排放和高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导致了不可持续的全球气候变化风险、自然资本和生态恢复力的枯竭。传统生产力过分强调社会生产力,割裂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第二,传统生产力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应对现阶段中国的发展困境。传统生产力理论强调劳动力和资本的作用,但在当前第四轮工业革命浪潮中,中国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劳动力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已不具有优势。而且,西方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和推行逆全球化,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在发生新的演化,对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优势带来了挑战。

第三,传统生产力难以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期,我国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作为主要引擎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目前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技术发展路线和产业竞争格局带来了重大调整,大大增强产业发展的不可预见性,对产业结构的目标、合理性和效果带来了冲击。

因此,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传统发展范式开始落幕,一个新的发展范式开始兴起。这将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带来关键动能,为中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为世界带来可持续的绿色繁荣。

当前,大数据、分布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而形成的大数据技术体系为生产力的跃迁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成为可能。目前学术界从与新兴产业的关联、价值创造、产业布局等不同角度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含义,为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提供了参考。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必须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立足于中国产业体系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环境,从宏观层面规划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和可行路径。在这个意义上,现有研究还存在着如概念清晰度有待提升、理论机制研究缺乏、实践路径缺乏针对性等薄弱之处。鉴于此,本文系统地回溯、梳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关部署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基础,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概念界定与内涵丰富,阐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率先探索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有效路径,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得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


二、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政策背景与内涵特征


(一)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政策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全世界优化资源配置能力的增强,经济全球化会不断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治理、发展模式存在必须解决的问题,最迫切的任务是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当前,经济领域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发展失衡三大突出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亟须创新增长方式,把握好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带来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意义在于,如果中国能够以新的生产力范式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变革,助力和谐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其经验必将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第四轮工业革命浪潮中,中国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大和技术创新的快速进步,使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美国与其盟友一起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脱钩,企图重建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全球供应链与全球产业链,在一些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领域将中国排除在外。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在此特定发展阶段提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图,是在面对国际复杂形势下,全面解决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土产业链体系中的关键卡点和堵点问题,夯实中国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强化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内生能力的关键一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会成为中国经济“换道超车”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富裕,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变革为技术路线和产业格局促使中国产业体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产业体系发展范式从工业经济主导型转变为服务经济主导型、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为主。但存在诸如创新和人才要素尚未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发展中存在内需动力不足以及外需的不稳定性增强的问题。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要求相比,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环节、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差距较大、绿色低碳水平不高、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新驱动投入产出效率偏低等方面。因此,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动能,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全面清晰地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是理论认识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和应用,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为主要增长动能的传统发展范式,无法应对中国面临的险峻国际形式,无法满足构建中国新发展阶段下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无法持续推动企业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动能必须考虑到自然资本面临的枯竭问题,以可持续、有弹性和包容的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因此,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摆脱高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高碳排放的传统增长范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新的增长引擎,具有可持续性、竞争性和包容性的新生产范式,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生动力,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助力国家在未来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新发展范式。

从具体内涵看,新质生产力发展范式变化,会改变传统生产力模式下形成的发展理念、发展内容和发展方式,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从发展理念看,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可以适应国际新规则,改造生产格局的新发展范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治理体系只有适应国际经济格局新要求,才能为全球经济提供有力保障”。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使得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一定程度反映出当今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缺陷。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要创新增长方式,把握好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带来的机遇,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过程中注意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意义在于,如果中国能够以新的生产力范式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变革,助力和谐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其经验必将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从发展内容看,新质生产力本身是一种竞争力。新质生产力是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依据中国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于科技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突破带来的产业阶段升级大背景提出的。生产力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级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就是“生产力”。传统生产力理论强调劳动力和资本的作用,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生产要素的演化已经发生。生产力的变革是指生产力水平的跃进,一般是由科技革新引起的。当关键性技术实现突破,必定会引发生产力核心因素的变革,从而产生新质生产力。

第三,从发展方式看,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工具。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和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驱动生产力向更高阶段演化。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强调了知识、创新和信息技术等因素的重要性。陈宪指出新质生产力指的是能够代表新兴技术、能够创造新的价值、形成新兴产业的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的总和。而且,当下中国,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调整,引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深刻变革,从过去依靠要素驱动扩大规模销路,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使创新驱动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动力。现有文献也指出,新质生产力应该是一种是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更高质量的新型生产力。


三、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换挡期,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新技术虽然不断涌现,但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本身就是以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引领全球治理为目的,强调向新发展范式转变。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演化升级包含整个生产范式的转变,本文提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构建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微观载体——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二是中观治理——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三是宏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而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大国竞争格局下我国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阐释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片


图1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支撑与形成思路


(一)微观层面: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谁能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主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企业面临着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任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创新能力提升——一流企业打造——强化国际竞争优势”之间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也是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出,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社会主基本经济制度与治理现代化的良性互动。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引领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形成合力,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增长动力。在此意义下,企业层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应该从内部治理能力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个方面入手,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抓手,形成高效低耗的新质生产力。从内部治理能力看,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科学技术通过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可以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资源和实践,实现更好的生产效率。有助于企业提高盈利能力,降低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国竞争加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重大挑战在当下形成历史性交汇,这也为我们创造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挥市场效率让“无形之手”充分施展,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助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二)中观层面:提升国际竞争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顶层设计,根本是要立足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提出正是基于国外以及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当前,中国产业升级进程已经触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并开始慢慢动摇相关国家在世界产业竞争格局中的垄断地位,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必须依靠国际市场,全球产业链布局以及分工合作,不断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需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从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工两方面入手,提升我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重塑我国国际竞争优势。

在产业布局方面,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的背景下,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强布局。我国要着眼于提升我国产业全球竞争力,明确产业发展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领域和全链条上的角色定位,通过加强产业分工合作,主动服务和融入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我国抓抢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机遇,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间分工方面,应重点定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产业内分工方面,应该体现差异化发展,定位在高端产品、满足高端需求;在产品内分工方面,应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和“卡脖子”高技术中间产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三)宏观层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深化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此来提升中国经济治理效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深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上,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提炼出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最本质的规律,并以此指导经济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新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大国更应该有大国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演进的大国竞争背景,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不仅体现了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崇高目标,也彰显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在现实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历史大趋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充分认识到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尤其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一主张不仅是指导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有效手段,也为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更高的效率和姿态建设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应该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层面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力量。


四、新质生产力的构建思路和实现路径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的关键一招,更是基于中国经济全面进入内需驱动型发展阶段规律的科学判断和前瞻性把握,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从引导全球治理、应对国际竞争、转变企业发展范式的角度,对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范式进行深刻转型,需要对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国际竞争力优势创造、引领全球治理的范式进行快速、深远、持久的变革。新质生产力是转型时期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解答,更有其内在的实践要求,应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在实践指导中的基本要求,多措并举协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微观层面:转变企业发展范式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激活企业这一创新主体,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第一,以创新为驱动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动力。首先,强化基础研究。企业在从事基础研究的主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企业可以从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中找准科学问题,克服长期以来的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度不够的问题,并有效缓解国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和产业联盟等单位,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链核心零部件开展研发合作,解决“卡脖子”问题、补齐短板,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其次,加强应用研究。加大产研创新攻关,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政府可以打造技术创业平台,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协同转化和应用,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第二,以数智化重构企业发展范式,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一批能够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支配地位,形成在技术标准、价格制定、供求关系等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存在不少差距,如何培育体现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提升我国市场的高效性、活跃度、连通性和开放性提供有力支撑。当前,以数字创新技术加速产业升级和商业模式重构将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以一流的数字化推动中国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重构企业发展范式,是打造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数字化转型是以技术为核心能力的转型,聚焦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和业务场景,打造以信息化创新发展应用为基础的核心技术能力,是重构企业发展范式的关键,也是世界一流企业打造的前提。

第三,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更好地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和资本的力量,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宏观政策调节,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有序发展。以市场化为引领,优化制度环境,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企业主导地位,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体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让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在市场公平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配套,建立更加有效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着眼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整体谋划、渐次推进的原则,配套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建设的相关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


(二)中观层面: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我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需要依靠“创新驱动产业”和“产业牵引创新”,实现产业不断迭代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简单拼盘若干高端产业和龙头企业,而是聚合新老产业、大中小和国内外企业,打造融通融合、供需互补和开放安全的集群生态。一方面,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依靠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巩固壮大以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根基;另一方面,要以产业结构体系和创新体系再造为着力点,强化产业牵引创新,加快基础、核心技术攻关,解决重点产业链中的难点问题,为我国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作出应有贡献。

第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新时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正在改变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以数字赋能促进实体经济智能化发展是现阶段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路径。引导实体经济对接应用5G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平台、节能减碳、环保装备等领域智能升级解决方案,助力制造实体经济的生产流程和模式创新。政府可以设立智能化转型升级专项基金,支持实体经济围绕全价值链环节,按需、分类和有序开展智能化转型。

第二,在产业转型方面,要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发展,以技术创新引领传统产业高端化改造,巩固优势行业领先地位。首先,着力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要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要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发挥好政府示范引导作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鼓励和支持传统行业企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要把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底座,通过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业,为实现产业牵引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第三,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和未来产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首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强化全球竞争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领域、跨产业、跨集群深度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前沿科技、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深度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链条,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领先优势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次,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抢抓全球科技前沿发展机遇,适度超前布局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碳减排与碳中和、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光电子、新型存储器、脑科学和脑机接口、未来网络等未来前沿产业,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研发创新、场景应用、融资上市、风险投资等全方位支持力度。


(三)宏观层面:建设新的全球治理体系


第一,经济层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扫清结构性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承接国际中低端产业的转移,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经济循环发展模式,对提升经济发展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恶化的影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抬头趋势,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动能明显减弱,中国原有经济循环发展模式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党中央做出了“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的战略安排,明确新时期开展经济工作要坚持以扩大内需为基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更加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牢牢把握好发展的主动。

第二,在政治层面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的调整,为新质生产力的扩散提供外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新时期,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国家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分享最佳实践和促进技术转移,这有助于扩大市场,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社会层面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促使企业和居民个体具有充分的活力,并且保障生产要素在企业间、行业间、地区间实现高效率配置。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更好地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适宜的营商环境和制度保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五、研究总结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大国竞争背景下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判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加速产业转型的新发展阶段,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动能,关系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传统生产力具有不可持续性,不能很好地应对中国发展困境,不能继续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目前学术界从与新兴产业的关联、价值创造、产业布局等不同角度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含义,为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提供了参考。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必须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支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基础,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概念界定与内涵丰富,阐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率先探索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有效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结合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指出了生产力跃迁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对我国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和新的国家范式形成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和应用,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为主要增长动能的传统发展范式,无法应对中国面临的险峻国际形式,无法满足构建中国新发展阶段下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无法持续推动企业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动能需要以可持续、有弹性和包容的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因此,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摆脱高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高碳排放的传统增长范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新的增长引擎,具有可持续性、竞争性和包容性的新生产范式,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生动力,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助力国家在未来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新发展范式。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本身就是以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引领全球治理为目的,形成强调的是新的发展范式转变。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演化升级包含了整个生产范式的转变,本文提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构建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微观载体——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二是中观治理——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三是宏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从引导全球治理、应对国际竞争、转变企业发展范式的角度,对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范式进行深刻转型,需要对企业价值创造模式、国际竞争力优势创造、引领全球治理的范式进行快速、深远、持久的变革。本文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融入中国当前的发展战略中,从转变企业发展范式、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提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改革路径,三条路径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共同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注入活力,使得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国际和国内发展的战略定位。首先,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从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其次,依靠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巩固壮大以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根基,以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生产力跃升。最后,经济层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扫清结构性障碍;在政治层面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的调整,为新质生产力的扩散提供外部条件;社会层面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柳学信、曹成梓、孔晓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